
“鲁迅”铜章
摩挲着这枚直径仅60毫米的大铜章,感受浮雕的温润,图案的细腻,回味它背后的故事,高原沉醉在品章的无限乐趣中。
高原是金牛公安分局沙河源派出所的民警。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,最享受的便是把玩自己收藏的大铜章。
最多时 收藏400余枚
作为沙河源派出所的一名民警,高原平时工作很忙,压力挺大,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。闲暇时,他爱上了收藏,生活变得有张有弛。
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以后,他便开始了邮票和钱币的收藏。互联网的普及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藏友交流。业余的大多数时间,他都用来浏览藏品网站,查询藏品历史,观看藏品图片。大约十年前,一次偶然的机会,一张大铜章的图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虽然时隔多年章上具体的图案他已记不太清,但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他内心带来的震撼,却仍记忆犹新。
“一般来说,大铜章也是由造币厂发行的,但不同于一般的钱币。它的尺寸较大,给创作者们留下了更多尽情挥洒的空间。同时,大铜章大都采用高浮雕的创作方式,立体感更强。”高原说。
从2001年到现在,高原的收藏积少成多,最多的时候,他收藏的大铜章达到400余枚。
大铜章题材丰富,几乎涉及到了各个领域,包括名人、政治军事、经济文化、科技教育等等。但大铜章的发行量比一般的纪念币少,大都在数百到几千枚左右,有一些精品样章甚至只有数枚,因此更具收藏价值。
很遗憾 与“梅兰芳”擦肩而过
高原凭借多年的鉴赏经验和收藏知识,将大铜章的收藏凝结为三大原则:老、精、稀,即年代久远、工艺精湛、发行量稀少。他的收藏中,不乏国内外的经典精品。而国外的章中,以英、法的章年代最早,而美国的章最多。
在收藏经历中,高原就经历过一件憾事。假如时光倒流,他会如何选择呢?答案依然是,缘分。2005年春节,高原得知了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:无锡大铜章收藏协会的负责人殷老师,拟将部分藏品拿出来交流。
在私下获悉了藏品清单后,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!两枚珍稀大铜章竟同时现身了!
一枚是“鲁迅”,一枚是“梅兰芳”。“鲁迅”是紫铜上色,直径60毫米,1988年由上海造币厂大师陈坚设计雕刻。正面是鲁迅的侧面头像,采用抽象手法,恰到好处的留白,粗犷洗练的刀法,让鲁迅先生傲然的风骨跃然铜章之上,让人爱不释手。头像边还刻有鲁迅的名句“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这章仅铸10枚。
“梅兰芳”是紫铜材质,直径70毫米,1986年由上海造币厂的叶柏林大师手工雕刻而成。它的正面,是梅兰芳的舞台形象,最为特别的是,头发部位涂了黑漆。背面则是梅兰芳经典的《贵妃醉酒》造型。这纪念章仅仅铸了数枚样章,非常珍贵。
然而,由于个中缘由,高原不得不在两枚章中作出艰难抉择。最后,他几乎是“凭感觉”选择了“鲁迅”。或许,正是那别致的雕刻手法让他喜爱。虽是如此,与“梅兰芳”的擦肩而过,却成了他心中深深的遗憾。
再一次见到它,竟是在数年后上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,高原在得到的拍卖会的样册中见到了久违的“梅兰芳”。他很激动,也很喜欢,最后“梅兰芳”拍出了45000元,他再次无缘此章。“我觉得可能(拍卖的)就是当初那枚。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它了”。
让高原感到遗憾的是,如今在成都,收藏大铜章的人还很少。他的愿望,是在成都扩展大铜章藏友群体,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大铜章。如果可以的话,他还希望有一天,能有一套以成都为题材发行的大铜章,让大铜章成为宣传成都的窗口。
本报记者 刘婷 实习生 杨艺
摄影 王强